2003年-2013年中國房地產調控政策一覽
2003年 (1項政策)
2003年8月份,國務院明確將房地產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簡稱18號文件,將房地產行業定位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明確提出要保持房地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要求充分認識房地產
2004年 (2項政策)
2004年3月,831大限提高拿地“門檻”,調控開始
國土資源部、監察部又聯合發文,嚴令各地須在當年8月31日前將協議出讓土地中的“遺留問題”處理完畢,否則國土部門有權收回土地,納入國家土地儲備,是為“8.31”大限,此舉是中央政府從土地供給抑制房地產過熱的舉措。
2004年10月,央行10年來首次宣布上調存貸款利率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04年10月29日起上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并放寬人民幣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和允許人民幣存款利率下浮。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
2005年 (6項政策)
2005年3月,房貸優惠政策取消,調控涉及消費層面
央行決定即日起調整商業銀行自營性個人住房貸款政策,宣布取消住房貸款利率優惠政策;對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的城市或地區,個人房貸首付比例從20%上調到30%。
2005年3月,房地產稅改革深入,調控涉及交易環節
財政部副部長肖捷在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表示,中國目前房地產保有和交易環節稅費偏輕,今后將重點推進房地產稅改革。
2005年3月,國八條出臺,調控上升到政治高度(老國八條)
國務院出臺八點意見穩定房價,一是高度重視穩定住房價格,二是將穩定房價提高到政治高度,建立政府負責制。三是大力調整住房供應結構,調整用地供應結 構,增加普通商品房和經濟住房的土地供應,并督促建設;四是嚴格控制被動型住房需求,主要是控制拆遷數量;五是正確引導居民合理消費需求;六是全面監測房 地產市場運行;七是積極貫徹調控住房供求的各項政策措施;八是認真組織對穩定住房價格工作的督促檢查;
2005年5月,七部委意見,調控加強、細則出臺(新國八條)
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轉發建設部等七部委《關于做好穩定住房價格工作的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把解決房地產投資規模過大、價格上漲幅度過快等問題,作為當前加強宏觀調控的一項重要任務。
2005年9月,銀監會212號文件收緊房產信托
2005年10月,國稅總局重申二手房繳納個稅
2005年10月11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實施房地產稅收一體化管理若干具體問題的通知》,文件正式明確個人買賣二手房,須繳納個人稅。
2006年 (11項政策,調控從指導意見轉向可操作性)
2006年4月27日,房貸利率再次上調
央行全面上調各檔次貸款利率0.27個百分點,其中5年期以上的銀行房貸基準利率由6.12%上調到6.39%。
2006年5月24日,國六條出臺,新一輪調控大幕開啟
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上提出了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的六項措施:一是切實調整住房供應結構;二是進一步發揮稅收、信貸、土地政策的調節作用; 三是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遷規模和進度,減緩被動型住房需求過快增長;四是進一步整頓和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五是加快城鎮廉租房制度建設,規范發展經濟適用 房,積極發展住房二級市場和租賃市場,有步驟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六是完善房地產統計和信息披露制度,增強房地產市場信息透明度。
2006年5月29日,國務院出臺限制套型90/70政策
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人稱9部委15條,對國六條進一步細化,而且再套型面積,小戶型比例、新房首付比例等方面做出量化規定。
2006年5月31日,國稅總局出臺二手房營業稅政策
《關于加強住房營業稅征收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各級地方稅務部門要嚴格執行調整后的個人住房營業稅政策。2006年6月1日后,個人將購買不足5年的住房對外銷售全額征收營業稅。
2006年7月6日,未取得預售許可證的樓盤不得發布預售廣告
2006年7月11日,建設部出臺171號“外資限炒令”
建設部聯合其他5部委下發171號文件《關于規范房地產市場外資準入和管理的意見?!?br /> 2006年7月26日,108號文件全國范圍內強制征收二手房轉讓個人所得稅;
2006年8月1日,土地新政出臺 和《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范》正式施行。
2006年8月19日,央行調整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
2006年8月30日,建設部出臺《城鎮廉租房工作規范化管理實施辦法》
2006年9月,房地產市場整頓《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等部門關于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意見的通知》
2007年 (8項政策,5次加息,從金融層面打壓房地產)
2007年1月,建設部規范房產經紀行業,資金監管、網上簽約、標準買賣合同三大詳盡相互配合的文件一起出臺,引導二手房交易進入良性、正規的軌道。
2007年3月18日,央行再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
2007年5月19日,央行再次加息,上調0.27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利率上調0.18個百分點。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上調0.09個百分點。6月5日期,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2007年7月20日,央行第三次加息,此次針對活期存款利率上調,由0.72%上調至0.81%,為2002年2月以來首次上調活期存款利率。
2007年8月,央行第四次加息,存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
2007年8月,央行第五次加息,存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一年期存款利率達到3.87%,一年期貸款利率達到7.29%。
2007年9月27日,央行出臺新政,二套房首付比例不得低于50%,貸款利率上浮至1.1倍。
2008年 (16項政策,金融危機爆發成為政策分水嶺)
2008年3月,建設部70/90政策適用范圍擴大到經濟適用住房。
2008年3月25日,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達到15.5%,創下歷史新高。
4月20日,再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5月20日,再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2008年5月30日,國家多項調控近期開始施行,土地閥門再度把緊。
商品住宅開發不得超過3年,土地管理不作為將受嚴懲,6月1日起執行。
2008年6月10日,稅務總局:企業為個人購買房產需征個人所得稅。
2008年7月14日,國土部表示:小產權房不給宅基地證。
2008年8月11日,國務院新規:商品房銷售應明示能源消耗指標,并附上住房保修書和住宅產品說明書。
2008年8月14日,三部委聯合印發《2008年廉租房工作計劃》,新增廉租住房保障戶數250萬戶,達到350戶。
2008年8月25日,央行銀監會聯合發文要求嚴格建設項目貸款管理
土地質押必須有土地證,貸款額度不得超過質押物價值的7成,貸款期限原則不超過2年。對利用農村集體土地開發商業性房地產,不得發放任何形式的貸款,對購買農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住房的城鎮居民,不得發放住房貸款。
美國金融危機拯救了奄奄一息的房地產,在政策支持、通脹恐慌、外貿出口受阻的三大因素下,房地產又迎來一次暴漲,連續數年的宏觀調控努力在即將取得成效的時候,嘎然而止。
2008年9月15日,央行宣布“雙率”齊降
受美國金融危機影響,央行宣布9月16日期,下調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2008年10月9日,西方央行聯社降息,中國打出“降率免稅”組合拳
10月19日期,下調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各0.27個百分點,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同時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2008年10月12日,十七屆三中全會:土地或可轉讓抵押繼承,小產權房有望破題;
2008年10月12日,系列新政支持房地產
11月1日期,個人首次購買90平方以下普通住房,契稅下調到1%,免征印花稅,免征土地增值稅。首次購買住房和改善性普通住房提供貸款利率7折優惠,最低首付下調為20%。
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同時下調,5年期內和5年期以上的貸款利率分別下調0.27個百分點,分別為4.05%和4.59%。
地方政府可制定鼓勵住房消費的收費減免政策。(杭州救市24條,包括購房入戶等政策,極大地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的火爆)
2008年10月28日,央行年內第三次下調利率,存貸款分別下調0.27個百分點。
2009年
2009年政策整體來看,從5月開始為政策分水嶺,在GDP保八的前提下,前半年出臺的政策仍然有利房地產市場發展,大大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尤其是地方政府可自主出臺救市政策,對沿海一帶樓市的推波助瀾起到關鍵性作用。
后半年由于房價快速飆升,投機日盛,房地產宏觀調控再次卷土重來。
2009年5月21日,為加強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土地增值稅收管理,規范土地增值稅清算工作,國家稅務總局制定《土地增值稅清算管理規程》。1、房地產開發項目全部竣工完成銷售的;2是整體轉讓未竣工決算房地產開發項目的;3是直接轉讓土地使用權的。
2009年5月25日,發改委提出今年將由財政部、稅務總局、發改委、建設部負責研究開征物業稅。
2009年10月,營業稅免征優惠政策終止。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0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2010年1月1日起,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征免時限由2年恢復到5年,其他住房消費政策繼續實施。
2009年10月24日,溫家寶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四條出籠:1、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給;2要繼續支持居民自主和改善性住房消費,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加大差別化信貸政策執行力度;3是要加強市場監管;四要繼續大規模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2010年
2010年4月份,在國內各大城市房價狂飆的情形下,在一季度GDP增長超過11%的前提下,中央終于下定決心,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史上最嚴厲的宏觀調控 《國十條》,限制異地購房、二套房貸標準大幅提高等具體可執行性的措施一下子將高溫的房地產市場打入冰窖,各地房地產市場交易嚴重萎縮。杭州2010年5 月份房地產交易量同比萎縮9成,環比四月份成交量萎縮8成。小幅折扣優惠現象重現樓市,最低達到82折(保利東灣),但大部分房地產公司仍在觀望。
1月10日,國務院出臺"國十一條",嚴格二套房貸款管理,首付不得低于40%,加大房地產貸款窗口指導;
1月21日,國土資源部發布《國土資源部關于改進報國務院批準城市建設用地申報與實施工作的通知》提出,申報住宅用地的,經濟適用住房、廉租住房和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占住宅用地的比例不得低于70%;
3月10日,國土資源部再次出臺了19條土地調控新政,即《關于加強房地產用地供應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該通知明確規定開發商競買保證金最少兩成、1月內付清地價50%、囤地開發商將被"凍結"等19條內容;
3月22日,國土資源部會議提出,在今年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計劃沒有編制公布前,各地不得出讓住房用地;將在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開展土地出讓招拍掛制度完善試點;各地要明確并適當增加土地供應總量;房價上漲過快、過高的城市,要嚴控向大套型住房建設供地;
3月23日,國資委要求78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中央企業,要加快進行調整重組,在完成企業自有土地開發和已實施項目等階段性工作後要退出房地產業務,并在15個工作日內制訂有序退出的方案;
4月2日,財政部下發通知稱,對兩個或兩個以上個人共同購買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其中一人或多人已有購房記錄的,該套房產的共同購買人均不適用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契稅優惠政策;
4月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2010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重點提出,要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給,支持普通自住和改善性住房消費,大力整頓房地產市場秩序;
4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持續,將保持貨幣信貸適度增長,堅決抑制住房價格過快上漲,并將加快研究制定合理引導個人住房消費的稅收政策;
4月15日,國務院出臺具體措施,要求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貸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貸款利率不得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對購買首套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
4月15日,國土資源部公布2010年住房供地計劃,今年擬計劃供應住房用地總量同比增長逾130%,其中中小套型商品房將占四成多,超過去年全國實際住房用地總量;
4月18日,國務院發布通知指出,商品住房價格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地區,商業銀行可根據風險狀況,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對不能提供一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放購買住房貸款;
國土資源部:在建及在售小產權房須停建停售;
住建部:開發商買地不得貸款;
國務院: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政策性住房建設;
2011年
2011年1月18日
銀監會:繼續實施差別話房貸政策
2011年1月26日公布的新“國八條”
把二套房貸首付比例提至60%,貸款利率提至基準利率的1.1倍。加上此前的政策,2011年,首套房商業貸款的首付為30%,第三套及以上住房不發放商業貸款。在東莞無法提供一年的納稅證明或社保證明的家庭,也無法獲得商業貸款。
2011年1月28日房產稅試點:上海;重慶
2011年2月218日:住建部與地方簽訂保障房責任書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應
增加住房用地有效供應
2012年
住房信息系統聯網
住建部啟動的全國40個城市的個人住房信息系統的建設工作將在年底前完成。該40個城市包括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城市,及一批大型的地級市。
四大行首套房貸利率降到基準線
工、農、中、建四大行在內部召開了研究全面落實差別化房貸政策的座談會,會上,四大行共同提出,將切實滿足居民家庭首次購買自住普通商品住房的貸款需 求,合理權衡定價,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根據風險原則合理定價首套房貸款利率,但首套房首付比例仍然執行30%的標準。此外,還將提高住房貸款審批效率。
2013年
(一)完善穩定房價工作責任制。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除拉薩外的省會城市要按照保持房價基本穩定的原則,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建立健全穩定房價工作的考核問責制度。
(二)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嚴格執行商品住房限購措施,已實施限購措施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要在限購區域、限購住房類型、購房資格審查等 方面,按統一要求完善限購措施。其他城市房價上漲過快的,省級政府應要求其及時采取限購等措施。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 范圍。
(三)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應。2013年住房用地供應總量原則上不低于過去五年平均實際供應量。加快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項目的供地、建設和上市,盡快形成有效供應。
(四)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規劃建設。全面落實2013年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470萬套、新開工630萬套的任務。配套設施要與保障性安居工程項 目同步規劃、同期建設、同時交付使用。完善并嚴格執行準入退出制度,確保公平分配。2013年底前,地級以上城市要把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納入當地住房 保障范圍。
(五)加強市場監管。加強商品房預售管理,嚴格執行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規定,強化企業信用管理,嚴肅查處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推進城鎮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加強市場監測和信息發布管理。
2003年8月份,國務院明確將房地產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簡稱18號文件,將房地產行業定位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明確提出要保持房地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要求充分認識房地產
2004年 (2項政策)
2004年3月,831大限提高拿地“門檻”,調控開始
國土資源部、監察部又聯合發文,嚴令各地須在當年8月31日前將協議出讓土地中的“遺留問題”處理完畢,否則國土部門有權收回土地,納入國家土地儲備,是為“8.31”大限,此舉是中央政府從土地供給抑制房地產過熱的舉措。
2004年10月,央行10年來首次宣布上調存貸款利率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04年10月29日起上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并放寬人民幣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和允許人民幣存款利率下浮。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
2005年 (6項政策)
2005年3月,房貸優惠政策取消,調控涉及消費層面
央行決定即日起調整商業銀行自營性個人住房貸款政策,宣布取消住房貸款利率優惠政策;對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的城市或地區,個人房貸首付比例從20%上調到30%。
2005年3月,房地產稅改革深入,調控涉及交易環節
財政部副部長肖捷在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表示,中國目前房地產保有和交易環節稅費偏輕,今后將重點推進房地產稅改革。
2005年3月,國八條出臺,調控上升到政治高度(老國八條)
國務院出臺八點意見穩定房價,一是高度重視穩定住房價格,二是將穩定房價提高到政治高度,建立政府負責制。三是大力調整住房供應結構,調整用地供應結 構,增加普通商品房和經濟住房的土地供應,并督促建設;四是嚴格控制被動型住房需求,主要是控制拆遷數量;五是正確引導居民合理消費需求;六是全面監測房 地產市場運行;七是積極貫徹調控住房供求的各項政策措施;八是認真組織對穩定住房價格工作的督促檢查;
2005年5月,七部委意見,調控加強、細則出臺(新國八條)
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轉發建設部等七部委《關于做好穩定住房價格工作的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把解決房地產投資規模過大、價格上漲幅度過快等問題,作為當前加強宏觀調控的一項重要任務。
2005年9月,銀監會212號文件收緊房產信托
2005年10月,國稅總局重申二手房繳納個稅
2005年10月11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實施房地產稅收一體化管理若干具體問題的通知》,文件正式明確個人買賣二手房,須繳納個人稅。
2006年 (11項政策,調控從指導意見轉向可操作性)
2006年4月27日,房貸利率再次上調
央行全面上調各檔次貸款利率0.27個百分點,其中5年期以上的銀行房貸基準利率由6.12%上調到6.39%。
2006年5月24日,國六條出臺,新一輪調控大幕開啟
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上提出了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的六項措施:一是切實調整住房供應結構;二是進一步發揮稅收、信貸、土地政策的調節作用; 三是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遷規模和進度,減緩被動型住房需求過快增長;四是進一步整頓和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五是加快城鎮廉租房制度建設,規范發展經濟適用 房,積極發展住房二級市場和租賃市場,有步驟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六是完善房地產統計和信息披露制度,增強房地產市場信息透明度。
2006年5月29日,國務院出臺限制套型90/70政策
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人稱9部委15條,對國六條進一步細化,而且再套型面積,小戶型比例、新房首付比例等方面做出量化規定。
2006年5月31日,國稅總局出臺二手房營業稅政策
《關于加強住房營業稅征收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各級地方稅務部門要嚴格執行調整后的個人住房營業稅政策。2006年6月1日后,個人將購買不足5年的住房對外銷售全額征收營業稅。
2006年7月6日,未取得預售許可證的樓盤不得發布預售廣告
2006年7月11日,建設部出臺171號“外資限炒令”
建設部聯合其他5部委下發171號文件《關于規范房地產市場外資準入和管理的意見?!?br /> 2006年7月26日,108號文件全國范圍內強制征收二手房轉讓個人所得稅;
2006年8月1日,土地新政出臺 和《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范》正式施行。
2006年8月19日,央行調整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
2006年8月30日,建設部出臺《城鎮廉租房工作規范化管理實施辦法》
2006年9月,房地產市場整頓《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等部門關于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意見的通知》
2007年 (8項政策,5次加息,從金融層面打壓房地產)
2007年1月,建設部規范房產經紀行業,資金監管、網上簽約、標準買賣合同三大詳盡相互配合的文件一起出臺,引導二手房交易進入良性、正規的軌道。
2007年3月18日,央行再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
2007年5月19日,央行再次加息,上調0.27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利率上調0.18個百分點。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上調0.09個百分點。6月5日期,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2007年7月20日,央行第三次加息,此次針對活期存款利率上調,由0.72%上調至0.81%,為2002年2月以來首次上調活期存款利率。
2007年8月,央行第四次加息,存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
2007年8月,央行第五次加息,存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一年期存款利率達到3.87%,一年期貸款利率達到7.29%。
2007年9月27日,央行出臺新政,二套房首付比例不得低于50%,貸款利率上浮至1.1倍。
2008年 (16項政策,金融危機爆發成為政策分水嶺)
2008年3月,建設部70/90政策適用范圍擴大到經濟適用住房。
2008年3月25日,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達到15.5%,創下歷史新高。
4月20日,再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5月20日,再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2008年5月30日,國家多項調控近期開始施行,土地閥門再度把緊。
商品住宅開發不得超過3年,土地管理不作為將受嚴懲,6月1日起執行。
2008年6月10日,稅務總局:企業為個人購買房產需征個人所得稅。
2008年7月14日,國土部表示:小產權房不給宅基地證。
2008年8月11日,國務院新規:商品房銷售應明示能源消耗指標,并附上住房保修書和住宅產品說明書。
2008年8月14日,三部委聯合印發《2008年廉租房工作計劃》,新增廉租住房保障戶數250萬戶,達到350戶。
2008年8月25日,央行銀監會聯合發文要求嚴格建設項目貸款管理
土地質押必須有土地證,貸款額度不得超過質押物價值的7成,貸款期限原則不超過2年。對利用農村集體土地開發商業性房地產,不得發放任何形式的貸款,對購買農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住房的城鎮居民,不得發放住房貸款。
美國金融危機拯救了奄奄一息的房地產,在政策支持、通脹恐慌、外貿出口受阻的三大因素下,房地產又迎來一次暴漲,連續數年的宏觀調控努力在即將取得成效的時候,嘎然而止。
2008年9月15日,央行宣布“雙率”齊降
受美國金融危機影響,央行宣布9月16日期,下調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2008年10月9日,西方央行聯社降息,中國打出“降率免稅”組合拳
10月19日期,下調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各0.27個百分點,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同時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2008年10月12日,十七屆三中全會:土地或可轉讓抵押繼承,小產權房有望破題;
2008年10月12日,系列新政支持房地產
11月1日期,個人首次購買90平方以下普通住房,契稅下調到1%,免征印花稅,免征土地增值稅。首次購買住房和改善性普通住房提供貸款利率7折優惠,最低首付下調為20%。
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同時下調,5年期內和5年期以上的貸款利率分別下調0.27個百分點,分別為4.05%和4.59%。
地方政府可制定鼓勵住房消費的收費減免政策。(杭州救市24條,包括購房入戶等政策,極大地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的火爆)
2008年10月28日,央行年內第三次下調利率,存貸款分別下調0.27個百分點。
2009年
2009年政策整體來看,從5月開始為政策分水嶺,在GDP保八的前提下,前半年出臺的政策仍然有利房地產市場發展,大大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尤其是地方政府可自主出臺救市政策,對沿海一帶樓市的推波助瀾起到關鍵性作用。
后半年由于房價快速飆升,投機日盛,房地產宏觀調控再次卷土重來。
2009年5月21日,為加強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土地增值稅收管理,規范土地增值稅清算工作,國家稅務總局制定《土地增值稅清算管理規程》。1、房地產開發項目全部竣工完成銷售的;2是整體轉讓未竣工決算房地產開發項目的;3是直接轉讓土地使用權的。
2009年5月25日,發改委提出今年將由財政部、稅務總局、發改委、建設部負責研究開征物業稅。
2009年10月,營業稅免征優惠政策終止。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0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2010年1月1日起,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征免時限由2年恢復到5年,其他住房消費政策繼續實施。
2009年10月24日,溫家寶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四條出籠:1、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給;2要繼續支持居民自主和改善性住房消費,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加大差別化信貸政策執行力度;3是要加強市場監管;四要繼續大規模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2010年
2010年4月份,在國內各大城市房價狂飆的情形下,在一季度GDP增長超過11%的前提下,中央終于下定決心,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史上最嚴厲的宏觀調控 《國十條》,限制異地購房、二套房貸標準大幅提高等具體可執行性的措施一下子將高溫的房地產市場打入冰窖,各地房地產市場交易嚴重萎縮。杭州2010年5 月份房地產交易量同比萎縮9成,環比四月份成交量萎縮8成。小幅折扣優惠現象重現樓市,最低達到82折(保利東灣),但大部分房地產公司仍在觀望。
1月10日,國務院出臺"國十一條",嚴格二套房貸款管理,首付不得低于40%,加大房地產貸款窗口指導;
1月21日,國土資源部發布《國土資源部關于改進報國務院批準城市建設用地申報與實施工作的通知》提出,申報住宅用地的,經濟適用住房、廉租住房和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占住宅用地的比例不得低于70%;
3月10日,國土資源部再次出臺了19條土地調控新政,即《關于加強房地產用地供應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該通知明確規定開發商競買保證金最少兩成、1月內付清地價50%、囤地開發商將被"凍結"等19條內容;
3月22日,國土資源部會議提出,在今年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計劃沒有編制公布前,各地不得出讓住房用地;將在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開展土地出讓招拍掛制度完善試點;各地要明確并適當增加土地供應總量;房價上漲過快、過高的城市,要嚴控向大套型住房建設供地;
3月23日,國資委要求78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中央企業,要加快進行調整重組,在完成企業自有土地開發和已實施項目等階段性工作後要退出房地產業務,并在15個工作日內制訂有序退出的方案;
4月2日,財政部下發通知稱,對兩個或兩個以上個人共同購買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其中一人或多人已有購房記錄的,該套房產的共同購買人均不適用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契稅優惠政策;
4月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2010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重點提出,要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給,支持普通自住和改善性住房消費,大力整頓房地產市場秩序;
4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持續,將保持貨幣信貸適度增長,堅決抑制住房價格過快上漲,并將加快研究制定合理引導個人住房消費的稅收政策;
4月15日,國務院出臺具體措施,要求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貸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貸款利率不得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對購買首套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
4月15日,國土資源部公布2010年住房供地計劃,今年擬計劃供應住房用地總量同比增長逾130%,其中中小套型商品房將占四成多,超過去年全國實際住房用地總量;
4月18日,國務院發布通知指出,商品住房價格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地區,商業銀行可根據風險狀況,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對不能提供一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放購買住房貸款;
國土資源部:在建及在售小產權房須停建停售;
住建部:開發商買地不得貸款;
國務院: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政策性住房建設;
2011年
2011年1月18日
銀監會:繼續實施差別話房貸政策
2011年1月26日公布的新“國八條”
把二套房貸首付比例提至60%,貸款利率提至基準利率的1.1倍。加上此前的政策,2011年,首套房商業貸款的首付為30%,第三套及以上住房不發放商業貸款。在東莞無法提供一年的納稅證明或社保證明的家庭,也無法獲得商業貸款。
2011年1月28日房產稅試點:上海;重慶
2011年2月218日:住建部與地方簽訂保障房責任書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應
增加住房用地有效供應
2012年
住房信息系統聯網
住建部啟動的全國40個城市的個人住房信息系統的建設工作將在年底前完成。該40個城市包括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城市,及一批大型的地級市。
四大行首套房貸利率降到基準線
工、農、中、建四大行在內部召開了研究全面落實差別化房貸政策的座談會,會上,四大行共同提出,將切實滿足居民家庭首次購買自住普通商品住房的貸款需 求,合理權衡定價,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根據風險原則合理定價首套房貸款利率,但首套房首付比例仍然執行30%的標準。此外,還將提高住房貸款審批效率。
2013年
(一)完善穩定房價工作責任制。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除拉薩外的省會城市要按照保持房價基本穩定的原則,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建立健全穩定房價工作的考核問責制度。
(二)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嚴格執行商品住房限購措施,已實施限購措施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要在限購區域、限購住房類型、購房資格審查等 方面,按統一要求完善限購措施。其他城市房價上漲過快的,省級政府應要求其及時采取限購等措施。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 范圍。
(三)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應。2013年住房用地供應總量原則上不低于過去五年平均實際供應量。加快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項目的供地、建設和上市,盡快形成有效供應。
(四)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規劃建設。全面落實2013年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470萬套、新開工630萬套的任務。配套設施要與保障性安居工程項 目同步規劃、同期建設、同時交付使用。完善并嚴格執行準入退出制度,確保公平分配。2013年底前,地級以上城市要把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納入當地住房 保障范圍。
(五)加強市場監管。加強商品房預售管理,嚴格執行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規定,強化企業信用管理,嚴肅查處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推進城鎮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加強市場監測和信息發布管理。
- 上一篇: 2013年三大政策提振家居行業信心
- 下一篇: 多招名牌,食品城也要上檔次